07-13-2018
虹金所:2018下半年P2P要迈过三道坎
根据央行发布的有关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的工作部署,接下来的6个月对P2P平台来说,都将面临考验,必须经历三道关卡,如果能过去,前景可期。 第一道:爆雷潮导致的信任危机 这个自不必说,当前大小平台都在经历。当前的信任危机,可怕之处在于全行业而不是个体遇到了信任的问题,似乎整个社会都在批判P2P。这种情况下,即使投资者自己不动摇,但是周边的亲戚朋友会给予巨大的压力,迫使其撤离。 还有一种是自己投了数个平台,一旦雷了一个,就会下一个结论,其他的也都没个好东西,条件反射似地逃跑。 信任危机,实际上可以看作是心理危机,情绪和传染是其最大特征。 因此,如果不再发生新的标志性的“有害事件”,危机会在2-3个月内趋于缓解。 应对策略: 危机出现,必须进行干预,不能任其自然。 对规范和专业的好平台来说,要迈过这道坎,首要的还是坦诚沟通:不回避质疑,不讳言不足,向投资者说明真正的P2P与那些假冒伪劣平台的本质区别,是最简单实用的方法。 其次,注意管理盲目跟风的行为,防止负面情绪的传染。例如针对转让标,无序和盲目的转让行为,需要进行疏导和管理,包括转让利率和排队机制,及时进行完善,同时做好解释说明。 第三,主流媒体还是需要一些正面的引导,同时网贷企业应该更多地从各自为政走向联合,集体发声,展现好平台的风貌和自律决心。当前已经有了这方面的一些动作,是非常好的。 第二道:借款人恶意违约 借着当前的行业动荡局面,确实有个别借款人或借款企业,故意违约,甚至通过散步谣言来搞垮平台,以达到赖掉借款的目的。对这种行为,平台以及广大的投资人都是需要有所警惕。 究其原因,除了与当下的局势有关,也与网贷平台缺乏政策和法律法规的保护有关。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平台迟迟没能备案,合法身份并未完全获得,事情操办起来就会有很多掣肘,着实艰难。 应对策略: 一是积极地进行存量超额业务的清理,减少单个借款人的借款余额。 二是新开展业务,坚定不移地遵守小额分散的原则,控制单个企业的借款上限,即使是供应链金融类的项目,围绕核心企业的生态体系提供的融资金额,也要控制其规模。 三是坚决地运用好法律武器,贷前办好相关手续,一旦出现违约,能够快速地启动司法程序,查封借款企业相关资产,形成强力威慑。 四是作为投资者,要理性看待良性的逾期,面对这种恶意违约,投资者要与平台保持一致,给予支持,共同维权,如果平台不在,那正好中了坏人的圈套。 第三道:监管的全面排查 近日,人民银行会同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召开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下一阶段工作部署动员会。通过阅读会议公告,可以看出,接下来监管部门会开展新一轮的业务排查,有明显违法问题的,将会坚决予以处理,从被动变主动,不会等到其自然崩盘。 应对策略: 一是合规整改继续加快推进,存管没上的加快上,违规的存量资产加速地清理,完善披露的事项...... 二是积极与地方金融办进行沟通,与律师事务所合作,了解最新监管动态,提前进行整改..... 三是作为投资者,始终要将合规程度作为筛选平台的第一标准,而不要迷信排名、规模、评级以及所谓股东背景。 网贷行业处于“至暗时刻”,但只要有信念和坚持,终究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