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ors Connect

李军旗 follow

@kb11925277

Followers0

Blogs171

Video0

Comments0

10-19-2018

疑病症

生活中有一类人活得很痛苦,这种痛苦不仅仅是身体上,还有心理上的。他们身体有一点儿不舒服就怀疑自己得了大病,看电视、报纸上提到一些疾病,也会把那些症状往自己身上套,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那种疾病,每天都很焦虑,忧心忡忡。
保定市世纪阳光心理咨询中心近期就接待了这样一位来访者:梁先生,今年45岁,自从前年因为长期工作导致腰部肌筋膜炎,经常感到酸痛不适,肌肉僵硬板滞。自从得了筋膜炎,就觉得全身的筋都不好了,好多关节都疼,筋也疼,怀疑自己腿啊手啊筋都有毛病,经常去医院检查、开药。每天都很忧虑,一点都不开心。医生怀疑是“疑病症”,建议他去找心理咨询师看一看。
据来访者家属反映:家人经常安慰他,让他放心,但都难以打消他内心的忧虑。时间久了,家人也很烦,梁先生更加失落,感到家人不能理解自己的痛苦和处理,不能体谅和关心自己。
疑病症,指对自身感觉或征象作出患有不切实际的病态解释,致使整个心身被由此产生的疑虑、烦恼和恐惧所占据的一种神经症,以对自身健康的过分关心和持难以消除的成见为特点。通俗的讲,患者怀疑自己患了某种事实上并不存在的疾病。
最初往往表现为过分关心自身健康和身体任何轻微变化,作出与实际健康状况不相符的疑病性解释,伴有相应的疑病性不适,逐渐出现日趋系统化的疑病症状。
疑病症状可为全身不适、某一部位的疼痛或功能障碍,甚至是具体的疾病。症状以骨骼肌肉和胃肠系统多见;就部位而言、以头、颈、腹部居多。常伴有焦虑、忧虑、恐惧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症状。
这种疑病性烦恼是指对身体健康或所怀疑疾病本身的纠缠,而不是指对疾病的后果或继发性社会效应的苦恼。
患者也知道烦恼于健康不利,苦于无法解脱、不能自拔。四处求医、陈述病情始末,又不相信检查结果和医生的解释或保证。
很多疑病症患者在与心理咨询师的沟通中说到:
“从小心态就不好,有一点身体不舒服就怀疑自己得了大病。看电视啊报纸啊讲什么病的,就会把那些症状往自己身上套,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那种病”。
“会把各种坏结果都想到,然后感觉很绝望。最近……就怀疑自己得了大病,很烦恼。唉。有时真的很郁闷。每次怀疑都不想去医院,怕白花钱。但不去医院又越发担心自己真的得了大病,怕成真了。甚至觉得生活都没意思了”。
“我知道自己多疑、敏感,也知道这种心态特别不对,很讨厌自己这种性格。从小不管什么事我总是把最坏的结果想到。唉。反正最近……,感到自己真的活不久了,很害怕。真的想自己好好调节调节”。
此类病人人格特征为敏感、多疑、主观、固执、谨小慎微,对身体过分的关注,要求十分十美,男性患者病前常具有强迫人格,女患者中具有癔症性格者较多。
因为,心理社会因素的强化作用在疾病持久方面起一定作用,在对疑病症的治疗中需要完善患者的人格,同时采用专业的心理咨询技术,比如催眠、意象对话、认知疗法等帮助来访者从疑病感觉和疑病强迫观念中走出来,减少他们的身体疼痛感。
此外,婚姻的变故,子女的离别,朋友交往减少,亲朋因病过世,孤独,生活的稳定性受到影响,缺乏安全感,均可成为发病的诱因。
 

©2025 16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