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ors Connect

中公哞哞老师 follow

@ka12673868

Followers0

Blogs79

Video0

Comments0

03-10-2020

2020福建事业单位行测数量关系技巧:追求高“利润”

福建事业单位考试的行测部分主要有数量关系、言语理解、推理判断几类题目。福建中公整理了2020福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行测常识、答题技巧、行测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更多相关信息可以关注福建事业单位招聘网。
中公事业单位为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数量关系:追求高“利润”。
利润问题,在事业单位的考试中经常见到,也和生活息息相关,相对其他题型而言,题目更易懂更贴合生活。今天,中公教育带领大家一起学习利润问题,追求高“利润”。
利润问题涉及到很多专有名词,例如成本,即商品的买入价格;售价,即商品的卖出价格;利润,即商品卖出价格扣除买入价格;利润率,即利润占成本的比重。在利润问题中,我们首先要掌握的就是这些专有名词之间的公式,常用公式如下:利润=售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售价=成本×(1+利润率);成本=售价/(1+利润率);打折率=实际售价/原来售价。
掌握必要的公式后,在解决利润问题时,常用方法为方程法和特值法。方程法,根据题干描述的等量关系或公式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特值法,当所求为乘除关系且对应量未知,可用特值法,经常把成本设为10或100.把数量设为1.
【例题一】某产品售价为67.1元,在采用新技术生产节约10%的成本之后,售价不变,利润可比原来翻一番。问该产品最初的成本为多少元?
【中公解析】此题可设最初成本为x,节约10%后成本为0.9x,根据利润可比原来翻一番,即利润是原来的两倍建立等量关系,再根据公式:利润=售价-成本,可得67.1- 0.9x=2 (67.1-x),解得x=61.即最初的成本为61元。此题是根据题干描述的利润翻两番建立的等量关系。
【例题二】某品牌的葛粉进价为20元,现降价20%卖出,结果还获得进价52%的利润。那么,该葛粉的定价是多少元?
【中公解析】设定价为x,降价20%后价格为0.8x,根据实际售价=成本×(1+利润率)可建立等量关系,0.8x=20×(1+52%),解得x=38.即定价为38元。此题是根据利润问题中的常用公式建立的等量关系。
【例题三】某水果店销售一批水果,按原价出售,利润率为25%。后来按原价的九折销售,结果每天的销售量比降价前增加了1.5倍。则打折后每天销售这批水果的利润比打折前增加了( )%。
【中公解析】观察此题可发现所求为增长率,但是所需的折后利润和折前利润均未知,所以可利用特值法解题。设成本为100.折前数量为1.则折前利润=成本×利润率=100×25%=25.折前售价=成本×(1+利润率)=100×(1+25%)=125.后来打九折销售,折后售价=125×90%=112.5.折后利润=折后售价-成本=12.5.折后数量增加了1.5倍,折后数量=1×(1+1.5)=2.5.故折后总利润=12.5×2.5=25×(1+25%),可以观察出折后总利润比折前总利润25增长了25%。
通过题目不难发现,无论采用方程法还是特值法,核心和前提都要掌握公式,才能在解决利润问题时更加游刃有余。考生在备考时多加应用,争取追求高“利润”。

©2025 16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