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ors Connect

专业办理不押车贷款 follow

@ize429356457

Followers0

Blogs280

Video0

Comments0

06-25-2017

广州海珠汽车垫资

广州海珠汽车垫资18605877727杨经理,用我们真诚的微笑换取客户对我们服务的满意,微贷网押证不押车,不看征信,费用透明,借期灵活。
“来来来,发工资”、“下半个月的生活费有着落啦”……昨日,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水电职院”)食堂三楼创业园329室内挤满了学生,该校2016级毕业生、重庆智川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李红岩正给在他公司兼职的学弟学妹们发工资。少则五六百、多则两三千,发工资的仪式,让学弟学妹们感受成就感,同时也为自己带来创业的满足感。像李红岩这样创业的学生,在重庆水电职院还有很多,他们有想法,学校有政策,他们在学校和老师的帮助下,正一步步地实现自己的创业梦。
    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创业能力,还提升学院整体办学水平和能力。水电职院党委书记陈邦尚表示:“学院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动力,明确要求要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贯穿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在水电职院院长吴松看来,创新创业不仅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更是为了学生自身发展,服务重庆的区域经济。
    据水电职院副院长王顺克介绍,水电职院现有大学生创业园总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并已成功入驻30个孵化项目和16个培育项目。正在加紧建设4800㎡的集科研、教研、训练、孵化于一体且功能齐全的众创空间,新园区将于今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学院面对全校学生开设线上线下学习的创新创业课程,成立了覆盖全院三分之二学生的创新创业协会,每年遴选一批孵化项目和培育项目,学院组织专门教师指导学生创业项目,确保同学们的创业梦想能付诸实践。
    设立专项资金培训创业导师 专业师资为创业护航
    “创业过程中比较艰辛,一开始因为自己的经营不善导致公司开始亏空,是水利工程系梁老师用准备买房的钱私人垫资为公司度过难关;学院对我们进行公司经营方面的培训,学院和老师的帮助让我度过了几次创业过程中很大的挫折。”已经毕业的李红岩回忆起在校时期的创业经历时说。
    据王顺克副院长介绍,学院主要以水利水电为特色,学院正着力打造以专业为特色,以行业为优势,集教学、培训、孵化为一体的创业示范基地。学院在2015年底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院长任小组长,统筹管理全院学生的创新创业工作。聘请校内外有丰富创业工作经验的企业家,组建成大学生创新创业专家指导委员会,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专家咨询和指导教师。
    据了解,学院设立50万专项资金用于创业导师的专业培训。组建一支60人规模的由校内专职教师、辅导员、管理干部和外聘导师组成的实践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结构合理的创新创业指导团队,并建立对应的聘任、考核和评价制度。学院去年安排20名教师赴北京培训,学院还聘请有丰富经验和创业资源的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天使投资人和专家学者作为兼职创业导师。学生创新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直接挂钩相关指导老师、辅导员、教学系部的相应考核,与绩效工资分配挂钩。
    “这支专业的导师团队中80%人员实际参与了学生创业项目的指导工作。”王顺克副院长介绍。副教授常允艳老师指导的重庆拓达测绘有限责任公司已达成与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合作意向,完成了合作协议的签订。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创业指导师胡远芬指导的“城口野生土蜂蜜”大学生创业项目,目前已注册经营并被城口政府纳入典型微企做宣传,年利润约50万元。
    普适教育重点培养
    专业教育促学生成长
    四川广元小伙张恒,是水电职院水利系大二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同系师兄创办的教育咨询公司里兼职,负责外联,主要是和客户对接,从大一到现在,便再没伸手向父母要生活费。据他介绍,刚上大学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十分腼腆的人,只要是跟陌生人说话就会脸红,现在就算是面对陌生人,也能侃侃而谈。他将自己的改变和成长归功于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
    “学院开展了覆盖全校的创新创业普适教育,并针对创业积极的学生开展创业骨干培训营,开展50人规模的创业精英培训班,旨在重点培训部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水电职院吴松院长介绍。学院每年投资不少于100万元与著名教育机构万学集团开展合作,辅助学院建设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互联网+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干部与师资队伍。
    据了解,学院还专门设置创新创业培训学院,主要负责全院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的拓展训练、负责组织年度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遴选孵化园培训项目,创办运行“创客沙龙·半月谈”论坛,目前已经举办33期创客沙龙。  不仅课上教授创新创业知识,课下的创新创业社团也为学生提供了创业模拟和实战的机会。学院成立了覆盖全院三分之二学生的创新创业协会,广泛吸收具有创新创业潜力的或创新创业爱好的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沙龙、创新创业大讲坛、创新创业辅导培训,积极搭建各类对话交流平台,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交流经验、展示成果、共享资源的机会。
    投资700万建设众创空间
    专项资金服务创客团队
    目前,水电职院已拥有创业示范基地与众创空间融为一体的大学生创业园,总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初具规模,基地内各类办公桌椅、电脑等服务设施和服务功能将逐渐完善,并已有22个入驻项目完成工商注册。
    咖啡书屋、创业体验区、路演厅、创业街、跳蚤市场……一站式服务功能齐全,这是水电职院目前投资700多万元正在建设的众创空间,共计4800平米,多要素构成的富有水文化特色的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即将在今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
    “学院将创新创业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并保证足额及时到位,作为专项资金支持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专门设置每年100万元扶持基金,并设立30万办公经费。每个入驻孵化园的创业项目每年将给予2万元的帮扶基金。”水电职院学工部部长陈卫国表示。
    据陈部长介绍,近年来,学校借助创业大赛、创新创业项目来点燃学生的创业激情。学校每年设置专项资金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激发学生广泛开展项目立项训练。2015年7月,由该校学生组成的创业团队以“城口县野生土蜂蜜销售项目”参加“中国创翼”(2015)青年创业创新大赛,荣获“银翼”奖。2015年7月,学院招生就业处和院团委共同推出的创业项目“孟家湾土蜂蜜”顺利通过初赛、复赛,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进入西南片区总决赛。2016年6月,该校创业团队在2016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重庆赛区中获得2个金奖,三个铜奖的佳绩。该校建筑工程系在读大三学生盛书苇众筹40万办稻草节,接待了超过2万名游客,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闲来无事,读书看报,无意间看见这样一则充满哲理的笑话:说一个年轻人搭出租车去外地出差,一路上非常不顺,接连遇到好几个红灯,眼看就要到目的地了,却又遇上红灯,而且长达90秒的等候,年轻人不免牢骚满腹地责骂道:“唉,今天真是倒霉透顶了,一路红灯,老是最后一名差一步!”这时,旁边的老司机淡然一笑道:“小伙子,我觉得一点也不倒霉,老天很公平,你要这样想,今天这一路上,绿灯亮起时我们总是第一个走啊!”听完老司机的话,让人堵塞拥挤的心不由猛地明亮宽敞了起来,想必小伙子心里的怨气也会削减不少,而能脱口而出如此睿智的回答,如果不是对生活充满了乐观和豁达,又岂能顿悟?
 
  这,就是生活的智慧。老司机只是稍微让思维转了个弯,便让黯淡的生活有了另一番明媚的景象。
 
  一个朋友,“元旦”假期来我所在的城市游玩,电话里,他信誓旦旦地告诉我说火车下午六点到,于是,我五点半就赶往火车站接人,可是紧等慢等,都六点半了火车也没到,我焦急得直跺脚,心里烦躁极了,最后,火车竟晚点了整整一个小时。看见朋友风尘仆仆地从出站口走出来,我正准备先骂几句牢骚话替他解气呢,哪知,朋友却兴奋地寒暄道:“呵呵,这次又赚铁道部便宜了,只掏了8个小时的钱却坐了9个小时的火车。”我一愣,半晌,才平静下来。
 
  说实话,我很钦佩这个朋友,羡慕他有如此乐观的心态,只是机智地让思维转了个弯,不仅使自己一路的舟车劳顿消失无遗,也使我这个接车人心中的怨愤减轻不少。
 
  翌日,陪这位朋友去市里最繁华的钟鼓楼广场转悠。由于是节假日,游人很多,各商家卖场也是乘机大肆做宣传,走了不到100米,手中便塞满了五花八门的促销广告单,正寻思着找个垃圾桶把废纸扔了,冷不防发现前面路旁正放着两个敞口的**袋,里面装满了杂物,遂把手中的广告单页丢了进去。本以为这是广场环卫部门临时准备的应急垃圾桶,猛然发现旁边一个农民工模样的中年男人对我点头致谢——原来,这是一个拾荒人的“智慧创举”。
 
  惊叹之余,不免赞赏起他来:同样是捡垃圾,在别的拾荒者四处奔波甚至躬身伸手去掏肮脏垃圾桶的时候,他却巧妙地让思维转了个弯,变被动为主动,收获亦比别人多得多。
 
  说实话,这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很常见的小事,可是由于事情的主人公让思维转了一个弯,给生活加入了智慧,却收获了意想不到的结果,也使我们这些局外人有种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感悟。
 
  我们常常感叹压力太大,生活很累;喟叹命运对自己不济,社会对自己不公,殊不知,有时候,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只要我们能给生活加入智慧,让思维转个弯,便能柳暗花明,获得另一番蔚蓝的天空。
 
  至今都很喜欢这句名言: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它很好地诠释了思维与命运之间的关系。人生大势,成败与否,在乎一心。我们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思维和理念来决定自己的生活状态,并诠释将来的成功、失败或者命运。
 
  一直以来,我以为美丽的东西当如花之玫瑰,马之赤兔,人之西施,却不曾想到,原来,生活的智慧也能如此美丽动人!
 昨天下午六点, 在长春市十一高中科技楼三楼,高三·24班班主任王忠学老师手里攥着手机, 不停地在办公室内踱步, 每过几秒钟就要抬起手臂看看手表, 每次电话震动他都快速地擦一下手心的汗, 然后马上接起电话。
  这时学生胡杨明昊急匆匆来到办公室,来和老师汇报成绩,“多少?703分!太像样了!”得知自己的学生胡杨明昊考了703分(含10分加分)的高分,王老师第一时间冲上去给了胡同学一个大大的拥抱。
  接下来则是捷报频传的环节,周嘉瑶685分(含10分加分)、 闫书伟673分、贾茗凯679分、李梓萌674分、李想672分、李明卓654分(日语生)……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地赶到学校报喜,王老师有些应接不暇啦!
  在年级主任王忠学老师勤劳付出的感染下, 高三年级组全体老师将十一高中精神“勤劳智慧”发挥到极致,在本次高考中,十一高中表现尤为抢眼,重本率超过60%,二本率接近100%,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最牛班级
班主任被亲切地称为“老王”
  “如果学不好,太对不起老师的付出了。 ”“当时就想, 赶紧考好一次,让他把心放下来。 ”……刚刚毕业的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三·24班,不只在2017年高考中斩获辉煌战绩,赢得“最牛班级”的荣誉,更让同学们骄傲的是, 他们有一个最团结的班集体!这个因团结、自律而闻名的班级的缔造者、组织者、服务者,被同学们像称呼老大哥一样亲切地称为“老王”。老王,就是“最牛班级”的班主任、化学老师王忠学,他同时也是高三年级主任。 在高三“百日誓师”时,王老师的一句话“高三学生需要陪伴”,让全班同学和在场家长泪光闪闪。
  而“最牛”神话的缔造,不只源于感动人心的奋斗历程, 更在于科学高效的学习管理。 在高考试卷的演算纸上,写上大大的“我会”,是24班同学们心照不宣的默契, 更是24班乃至长春市十一高中科学教学的独特缩影。
倾情付出
那一次晕倒终身难忘
  最牛班级的成长, 有着从平凡走向卓越的过程。
  进入高三后,24班成绩始终在中等徘徊,尤其高三下学期一开学,学校组织的一场高三大联考,24班的数学、理综成绩非常不好。而还没为自己的高考生身份找准定位的同学们有点迷茫, 王忠学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这个成绩绝对没有体现这个班级的真实实力。 每个孩子都有个高考定位区间, 我们要帮助他们够到上限。 ”
  为学生着急上火的“老王”,在“百日誓师”之前的一周,累得心脏骤停,晕了过去。这一次晕倒,同学们明白了老师的一片苦心,他们突然忆起:身为班主任、科任老师,同时身兼年级主任的王老师实在太累了,在他们的印象中,王老师在整个高三, 几乎没吃过一顿早饭,有时候看他带着买好的早餐走进办公室,第三节课下课早餐还放在桌面上……
  同学们带着对老师深深的理解和感动, 说出了长久以来埋藏在心里的心疼和自责, 于是加倍努力地学习来回报老师的辛苦付出。
  而王忠学老师, 心怀对学生的惦记和牵挂, 在晕倒的第二天不顾领导和同事的劝说,偷偷回到班级,又和同学们共同拼搏。
教学方式
搞科研一样研究考纲
  说起“最牛班级”的缔造,王忠学老师连连摆手,“不是一个老师的能力, 而是源于长春市十一高中科研型教师团队的共同努力。”谈到团队,王忠学老师如数家珍。
  从2016年与2017年考纲对比研究, 甚至研究细化到字词; 到高考“一点四面”基本原则在考题中如何体现的细心揣摩; 再到高考冲刺前一个月, 全体教师不眠不休的全原创题三次仿真考试试卷的拟定……十一高中老师站在高考命题人的高度,推出严谨科学的备考方案,是打造“最牛班级”的基础。
  越到高考备考后期越见韧性和细致,距离高考还有30天的时间,高三每一个教学组、每一位班主任,对于教学安排、学科设置、自习时间,不只细化到每一天, 甚至细化到每一天的每一个时间段。
  至于在复习方法上, 科学地设计出坐标系复习方法, 从时间的横轴上, 越接近高考所出原创题的题型越新、题量越精、考点越准;在纵向复习方面, 十一高中所开出的考点分析课、习题讲评课、知识网络建构课、网上考题辨析课、中英文写作课,让学生受益良多。
  针对优秀学生喜欢挑战的个性,备考阶段出题前,老师会组织学生“面谈”,把握学生的需求、学习进度和学习困惑。
学习方法
学而不撕则惘,撕而不学则die
  “把书读薄”,走过高考的人对这句话深有体会, 而面对浩如烟海的试卷,“学而不撕则惘, 撕而不学则‘die’”的诙谐说法在24班流传广泛。 学生胡杨明昊解释:“这个说法是指, 考卷里的错题提取到‘错题本’、经典题抄写到‘小本儿’后,卷子就可以消失了, 否则堆积太多只会让人迷惑;而卷子撕掉后,如果高枕无忧再不学习了, 那成绩真的就‘挂’掉了。”师生共同研究的学习方法,对于高效学习非常有效。胡杨明昊提到的“小本儿”,也是他们拿高分的“法宝”。
  “除了错题,一些非知识性错误也需要总结,打开新思路的‘旧题新做’值得反复琢磨……所以,24班的学生人手一个巴掌大的‘小本儿’,时时放在手边,反复查看。 ”王老师介绍。
  此外,在24班“教学相长”不只出现在师生间, 同学间也用这个办法切磋“技艺”,“我觉得这是真正的素质教育!”24班班长李睿同学对此评价特高, 原来王老师将同学们分成学习小组,在对试题的反复讨论、研究、 分析中, 同学们交换解题思路, 拓展多元思维,“挖掘题目深层含义,揣摩出题人想法。 ”王忠学老师总结道。
  对这个学习方法, 家长们心中也是大写的“服”。 学生陈星宇的父亲评价说:“经过如此训练, 孩子的学习就出现了四个层次,分别是:听懂了、学会了、做对了和讲明白了。对学习助益特别大。 ”
心理辅导
陪伴无时无刻不在
  高三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心理上、学习上双管齐下,师生间、同学间相互合作、协助,才能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能量。 而再灵的“招法”,也需要辛勤地付出。对于迎接人生首次大考而心神不宁的考生,王忠学老师将陪伴做到了极致。
  高三年级早6点30分到校,王忠学老师一定会赶在学生之前出现在校园; 晚自习正常晚8点半结束,而高三年级的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意愿上到10点半, 于是王忠学老师每天陪到10点半。 而这样的陪伴意义何在?李睿动情地说:“遇到难解的题,看到老师在,就会‘眼前一亮’;学习上有所懈怠,看到老师的身影,就会扪心自问: 老师还在坚持你凭什么不努力?最重要的是,在这个容易恐慌的阶段,只要看到老师在,就会觉得内心很安宁。这份踏实和安定,让我们学得很稳。 ”
  “无论是学习上还是心理上,学生随时出现问题,老师随时解决,发现越快,解决得越及时,效果越好。”王忠学老师说。
  在心理纾解方面, 十一高中的老师甚至将学生的心理情况制成“雷达表”, 比对分析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鼓励型谈话进行了一轮又一轮。“存在弱项的学生更值得偏爱。曾有学生一模考第二,二模考第一,三模就考到了30多名,学生心理压力过大,不想读下去了,这时候就需要老师耐心地与学生谈心。”王忠学如此解释。与学生交流,王忠学经常放弃自己的早饭、 午饭时间,“在陪伴这件事上, 没有时间就没有机会。 ”对于自己的辛勤付出,他如是总结。
家庭参与
形成“命运共同体”
  从上高中那天起, 学生陈星宇的父亲每一场家长会, 都会固定带同一个笔记本参会,三年下来,16开的笔记本几乎全部记满了。“每一个学习阶段, 王老师都会给出中肯而有指导性的建议, 比如高一如何打好开端、 进入高中两个月后如何面对懈怠、 对每一场考试如何处理……怕家长的方法不得当, 王老师的指导都非常细致、用心。 ”回顾这个笔记本,家长们惊奇地发现,王老师的班会自始至终埋藏着“高考”这根主线,脉络清晰、观点独到。 在迎接高考这场战役的准备上, 王老师将学校、老师、家长、学生几方面力量结合在一起,形成“命运共同体”。
  “一路走来,我对高考有了全新的认识,高考绝对不是一个家庭的事情。 ”陈星宇的妈妈感慨地说,“在家长会上,王老师会全面地介绍班级现状,针对孩子出现的问题,指导家长如何配合孩子。由于王老师对每个学生都太了解了,所以,他给出的意见非常实用。 在运用过程当中,结合问题与老师再多次进行沟通,就能够把问题处理好。处理教育问题家长毕竟不专业,有专业老师给指点,事半功倍。 我们非常感谢王老师的付出。 ”
22日,省政府新闻办在长春召开吉林省第二届残疾人运动会和第五届全省残疾人艺术汇演新闻发布会。据悉,6月30日19点,两大盛会将在梅河口市体育馆隆重开幕。
  2011年5月,我省成功举办首届全省残运会,极大地调动了全省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运动水平逐年提升,在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残运会上均取得较好成绩。本次即将开幕的吉林省第二届残运会由省残联、省体育局主办,梅河口市承办,第五届全省残疾人艺术汇演由省残联、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举办。
  据省残联副理事长万宇介绍,与首届省残运会相比,本届残运会呈现三个显著特点:一是赛会由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市承办,是对梅河口市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集中展示;二是增加了比赛项目。在首届残运会田径、乒乓球、羽毛球、举重、飞镖、象棋、聋人篮球7个项目的基础上,增加聋人足球项目;三是代表团数有所增加。随着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梅河口市、公主岭市代表团的加入,代表团总数达到13个。

©2025 16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