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ors Connect

栗栗 follow

@darenQQ641042544

Followers0

Blogs129

Video0

Comments0

06-10-2019

学习的定义

人生在世,总是从事两类活动:一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二是改造人类主观世界的活动。前一类活动可以统称为工作,后一类活动可以统称为学习。
学习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也广泛出现于动物世界。人类对学习的科学研究始于艾宾浩斯的记忆研究,此后如雨后春笋,新的研究层出不穷,因而也带来了许多派别之争。“学习”一词如同“工作”一词一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词之一,似乎人人都懂它的意义;但心理学家想给学习下一个科学的定义,却遇到了困难。
学习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活动。任何活动都有过程和结果。心理学家从活动的结果对学习作了严格的界定。具有行为主义倾向的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定义为“由练习或经验引起的相对持久的行为变化”。例如,两头牛中,一头经过训练的,会拉犁;一头未经过训练的,不会拉犁。又如,两只狗,经过训练的一只能协助主人破案,未经过训练的一只无此类行为出现。我们把动物经过训练后出现的行为变化称为学习。这一定义也适用于人类行为的变化。如两组儿童,一组进行游泳训练,另一组未给予训练。到了水里,训练组的儿童会游泳;未训练组的儿童不会游泳,而且到了深水里,他们会下沉。这种游泳行为的出现也称为学习。
以行为的变化来定义学习,使学习成为可以观测和测量的科学概念。例如,两组儿童学习数学,一组进行题海式训练,另一组进行解题方法训练。假定经过测验,前一组儿童训练前后的成绩并未出现显著变化,而后一组儿童训练前后的成绩出现了明显变化。从学习的定义来看,前一组有训练,但无学习;后一组儿童的训练产生了学习。可见,训练、练习、读书等活动与学习不是等同的概念。从科学的观点看,必须观察和测量到练习、训练或读书活动之后,学习者身上出现了行为变化,才能认为其中产生了学习。
学习的行为定义有利于我们观察和测量,这是它的优点。但是,学习的本质是什么?是否就是行为变化呢?假定有两个学生接受相同的军事训练,从行为变化上看,他们都学会了队列操练和实弹射击。但在他们的思想深处,一名学生得出“军队生活很艰苦,尽量不要去当兵”的看法,另一名学生则得出“军队是青年成长的好地方,尽量争取去当兵”的想法。这种思想深处的变化有时很难从具体的行为变化看出来,这是不是学习呢?显然,这是比具体的行为更重要和更本质的
学习。为此,心理学家对学习的行为定义作了修改。
鲍尔和希尔加德在他们著名的《学习论》(1981)一书中把学习定义为:“一个主体在某个规定情境中的重复经验引起的、对那个情境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不过,这种变化是不能根据主体的先天反应倾向、成熟或暂时状态(如疲劳、酒醉、内驱力等)来解释的。”这个定义比一般行为主义的定义进了一步,在学习的变化中包含了行为潜能的变化。加涅(1985)则更明确地把学习定义为:“学习是人的倾向的变化,这种变化能够保持且不能单纯归因于生长过程。”。加涅实际上是用人的内部的变化来定义学习。不过,加涅认为,内部的变化不能观察,必须通过外部的行为,通过行为表现的变化来作出学习是否发生的推论。
归纳起来,我们可以理解学习定义中的三个要点。第一,主体身上必须产生某种变化,我们才能作出学习已经发生的推论。也就是说,仅有练习不一定产生学习。儿童从不会叫爸爸到学会叫爸爸,这里有学习。以后仅重复叫爸爸,这种重复的活动或练习就没有学习了。 第二,这种变化是能相对持久保持的。有些主体的变化,如适应、疲劳,不能称为学习,因为这变化是暂时的,条件变化或经适当休息,这些暂时性变化就会迅速消失。第三,主体的变化是由他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即后天习得的,排除由成熟或先天反应倾向所导致的变化。
现在结合常见的考题,我们将这部分内容进行相应的巩固。例如:
1.下列选项中,不是由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    )。
A.视觉适应 B.望梅止渴
C.青春期男孩变声 D.服用兴奋剂提高成绩
1.【答案】ACD。解析:学习是在特定的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改变。
2.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现象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
A.新生儿视力逐渐发展 B.望梅止渴
C.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D.了解低碳生活并付诸行动
2.【答案】BCD。
罗·赫里克曾说过:“你想有所作为吗?那么坚定地走下去吧!后退只会使你意志衰退。”
在此,祝广大考生备考顺利,顺利通过考试。


更多有关天津教师资格、教师招聘的资讯请访问天津教师考试网

©2025 16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