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2020
华讯投资:或达成休战 石油价格反弹美股收涨
华讯投资数据显示,上一交易日,截止收盘,沪综指报收2780.64点,上涨1.69%,深成指报收10179.20点,上涨2.28%,创业板指报收1916.95点,上涨2.80%。
华讯投资观点
上一交易日,指数受外围影响低开,但随后持续震荡走高,午后油气板块、券商板块异动带动大盘走强。截止至收盘,市场除新股涨停共计99家,跌停8家;6只股票炸板,炸板率7%;沪股通流入29.69亿,深股通流入29.88亿。板块上:石油行业,通讯行业,氮化镓领涨;贵金属,农牧饲渔,乳业领跌。
昨日指数低开高走,尾盘北向资金抄底,助力指数强势收尾。具体从盘面上来看,各板块的轮动步伐还是较快,消费则与科技股形成了一定的跷跷板效应,所以,虽然盘面上看,大盘上攻,个股普涨,当真正要踏准节奏还较困难,特别是昨日午后对盘面形成巨大支撑的券商与石油板块,持续性有待观察。
原油创下史上最大单日涨幅,推动美股全线收高。据特朗普称,沙特和俄罗斯很快将就石油生产问题达成协议,原油价格战或休战。不过目前消息还未落地,还有反复的可能,情况还不容乐观。
进入二季度政策暖风频吹,华讯投资建议投资者宜关注政策加码刺激的相关行业。另外,随着业绩的逐渐披露,后续市场将逐渐重视基本面的好坏,这将抬升一些可能因行业属性被市场冷漠、但业绩优秀个股的估值。
要闻概览
据报道,美国政府多部门官员拟对华为采取新限制措施,根据新规,使用美芯片制造设备的外国公司必须先获得美国许可才能向华为供应某些芯片。对此,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今天(2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政府的立场是一贯的,我们坚决反对美国动用国家力量,以莫须有的罪名无端地去打压特定的中国的企业。那么对于美方的这种科技霸凌主义,中国政府绝不会坐视不理。
疫情之下多国开始限制粮食出口,全球粮食安全日益承压。中国商务部官员2日称,中国三大主粮完全可以自给自足,不必担心粮食供应短缺或价格暴涨。 目前,中国一些超市和商场已出现民众“囤粮”现象。对此,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副司长王斌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称,中国进口的大米、小麦分别只占国内消费总量的1%和2%,国际市场对中国粮食供应的影响很小。2019年中国小麦、玉米、大米三大主粮库存结余2.8亿多吨,完全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不进口也不会导致国内粮食供给短缺。 他表示,据中国农业农村部相关信息分析,2020年中国粮食生产形势总体向好,夏粮苗情长势好于常年,丰收在望;早稻种植面积扩大,增产有基础,秋粮收购价格提前确定、不断提高。疫情期间,国家持续出台扶持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今年全年粮食丰收是大概率事件”。 王斌称,目前中国各地批发、零售市场大米、面粉、食用油货源充足,价格稳定。粮食生产加工企业复工向好,产能充沛。“消费者完全没有必要担心粮食供应短缺及价格大幅上涨问题,无须集中批量购买在家中囤积粮食。”
根据工信部消息,4月1日上午,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赴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调研医疗装备复工复产和新冠肺炎疫苗研发生产有关情况。辛国斌调研时强调,要抓好与疫情防控急需的医疗装备生产,同时要将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化技术嵌入医疗装备,加快补齐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短板。加快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发进度,做好原辅料等各项生产准备工作,力争以最短的时间拿出安全有效、质量稳定的疫苗产品。
国资委党委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各调研工作组汇报,就中央企业统筹抓好疫情防控、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等重点工作研究对策措施。指导中央企业应对好境外疫情对产业链、供应链及国际化经营造成的冲击,并切实做好境外机构疫情防控;化危为机,抓住疫情中产业结构调整契机,深化与各类企业在5G、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合作,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培育一批骨干龙头企业,不断向全球产业链高端迈进。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华讯投资观点
上一交易日,指数受外围影响低开,但随后持续震荡走高,午后油气板块、券商板块异动带动大盘走强。截止至收盘,市场除新股涨停共计99家,跌停8家;6只股票炸板,炸板率7%;沪股通流入29.69亿,深股通流入29.88亿。板块上:石油行业,通讯行业,氮化镓领涨;贵金属,农牧饲渔,乳业领跌。
昨日指数低开高走,尾盘北向资金抄底,助力指数强势收尾。具体从盘面上来看,各板块的轮动步伐还是较快,消费则与科技股形成了一定的跷跷板效应,所以,虽然盘面上看,大盘上攻,个股普涨,当真正要踏准节奏还较困难,特别是昨日午后对盘面形成巨大支撑的券商与石油板块,持续性有待观察。
原油创下史上最大单日涨幅,推动美股全线收高。据特朗普称,沙特和俄罗斯很快将就石油生产问题达成协议,原油价格战或休战。不过目前消息还未落地,还有反复的可能,情况还不容乐观。
进入二季度政策暖风频吹,华讯投资建议投资者宜关注政策加码刺激的相关行业。另外,随着业绩的逐渐披露,后续市场将逐渐重视基本面的好坏,这将抬升一些可能因行业属性被市场冷漠、但业绩优秀个股的估值。
要闻概览
据报道,美国政府多部门官员拟对华为采取新限制措施,根据新规,使用美芯片制造设备的外国公司必须先获得美国许可才能向华为供应某些芯片。对此,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今天(2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政府的立场是一贯的,我们坚决反对美国动用国家力量,以莫须有的罪名无端地去打压特定的中国的企业。那么对于美方的这种科技霸凌主义,中国政府绝不会坐视不理。
疫情之下多国开始限制粮食出口,全球粮食安全日益承压。中国商务部官员2日称,中国三大主粮完全可以自给自足,不必担心粮食供应短缺或价格暴涨。 目前,中国一些超市和商场已出现民众“囤粮”现象。对此,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副司长王斌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称,中国进口的大米、小麦分别只占国内消费总量的1%和2%,国际市场对中国粮食供应的影响很小。2019年中国小麦、玉米、大米三大主粮库存结余2.8亿多吨,完全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不进口也不会导致国内粮食供给短缺。 他表示,据中国农业农村部相关信息分析,2020年中国粮食生产形势总体向好,夏粮苗情长势好于常年,丰收在望;早稻种植面积扩大,增产有基础,秋粮收购价格提前确定、不断提高。疫情期间,国家持续出台扶持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今年全年粮食丰收是大概率事件”。 王斌称,目前中国各地批发、零售市场大米、面粉、食用油货源充足,价格稳定。粮食生产加工企业复工向好,产能充沛。“消费者完全没有必要担心粮食供应短缺及价格大幅上涨问题,无须集中批量购买在家中囤积粮食。”
根据工信部消息,4月1日上午,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赴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调研医疗装备复工复产和新冠肺炎疫苗研发生产有关情况。辛国斌调研时强调,要抓好与疫情防控急需的医疗装备生产,同时要将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化技术嵌入医疗装备,加快补齐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短板。加快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发进度,做好原辅料等各项生产准备工作,力争以最短的时间拿出安全有效、质量稳定的疫苗产品。
国资委党委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各调研工作组汇报,就中央企业统筹抓好疫情防控、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等重点工作研究对策措施。指导中央企业应对好境外疫情对产业链、供应链及国际化经营造成的冲击,并切实做好境外机构疫情防控;化危为机,抓住疫情中产业结构调整契机,深化与各类企业在5G、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合作,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培育一批骨干龙头企业,不断向全球产业链高端迈进。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